天下事有難易乎,為之,則難者亦易矣;不為,則易者亦難矣。陳勇就是這樣,持之以恒地“為之”,他高中畢業(yè)后到中交二航局三公司航工樁七船工作,23年的自強不息,一路汗水一路歌,破繭成蝶,從農民工成長為船長。
船舶上空間有限,不論是拖輪,還是打樁船、起重船,長幾十米,寬幾十米,上岸大都是不便利的,水上作業(yè)時,柴油機、機艙主機轟隆隆的,在許多人眼里,船上生活是平淡、枯燥乏味的,一些船員工作之余就看看手機,玩玩撲克牌,打發(fā)時光。陳勇也會娛樂放松自己,但更多的是抽時間去學習,他有寫筆記的習慣,會及時記下當天工作中遇到的問題、辦法與收獲,會時常溫習做一遍。像船上手腕粗的鋼絲繩插琵琶頭收尾方法有多種:單花、暗雙花與剝皮去芯插皮收尾法,有的船員就挑一種簡單的學,圖簡單省事。陳勇全部都學,插琵琶頭時比別人快了不少。他常說:“學習就要弄懂,就要徹底搞明白,有問題憋在心里太難受了?!?/p>
陳勇的腦子里問題多,有次就鋼絲繩插接,從一進“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”五種插接法,陳勇請教二副,二副有點自嘲搖頭道“小老弟,我也不全懂,五種插接法掌握兩種就行了,我們又不是考博士,其它三種很用少?!薄吧儆糜植皇遣挥谩保愑潞髞韽木W上反復觀看視頻后,解開了心中謎團。
陳勇先后在樁船、拖輪、起重船等干過,公司航工401老船長李學堂曾感嘆道,“小陳是個有心人,能吃苦、愛琢磨,孺子可教!”一次,李船長教幾個年青人撇纜繩,當天陳勇學得不太好,過幾天,李船長發(fā)現陳勇撇纜繩最好,撇得又準又遠,一了解才知道,陳勇下班后自己補習、苦練了。拖輪為工程船舶拋錨、運樁作業(yè)時,沒特殊情況,陳勇盯在現場,跟著船長、大副走,“不同人指揮著,有點差異,我經常琢磨比較這些差異”,陳勇說,“處處都有學問,處處都有技巧,多學多思也擴展了我的思路”。
陳勇是熱心人,不論做水手,還是做二副、大副,機艙里設備出故障,原本不是他的事情,他肯幫忙肯出力,設備維修保養(yǎng),既是技術活,也是體力活。“謝謝!等上岸后請你吃飯”,機艙同事感謝道。“甭客氣,我反正閑著也是閑著,出點力氣相當于鍛煉身體”,陳勇笑道。實際上,設備維修保養(yǎng),他感覺學了知識,長了見識,一些問題,從不同崗位來思考,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。
“技多不壓身,趁著青春年華好好多學點”,陳勇同船上年青人談心道,“我比你們大多了,還在努力學習,不學不行。打個比方說,我們干工作如同燒菜,不同等級的廚師做菜有差異,不能滿足菜做熟了就行,也不要認為做美味佳肴就很難,只要肯下功夫肯流汗,一定能提高自身技能的,要追求爐火純青……”(何戰(zhàn)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