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,我在7月的盛夏來到武漢,迎接了屬于我的“經(jīng)典開局”。這一年里,我作為宣傳員深入進大國基建的“秘密基地”,扛起相機,拿起紙筆,爬過214米高的橋塔,下過46米深的基坑,親眼見證了一座大橋拔地而起?!跋胍v好這里的故事”的誓言,變成了我拍下的一張張照片、一段段視頻,化為了這一年里我寫下的每一字、每一句。
再回憶初入職場的日子,想起的是入職培訓時和伙伴們趴在電腦前寫稿件、剪視頻,是為天馬行空的點子笑得前仰后合、為拍好一段素材商量來討論去,是因此結(jié)下的深厚友誼。培訓結(jié)束的那一天,我在大巴上修改著新員工培訓的視頻,回過神來,車已經(jīng)開進了一個恬靜安寧的江邊小村。錯落有致的民居,綠油油的田地,牛兒在田邊悠悠然吃著草,“雙柳長江大橋項目部”幾個字在陽光下閃閃發(fā)光。這便是我工作的地方。傍晚熱氣還未消散之時,我在同事們的感嘆聲中抬起頭,發(fā)現(xiàn)天邊掛著七彩的霞光。我想,在這里的生活,也會如此絢爛多彩吧。
作為項目宣傳員,我最初的任務(wù)是學會寫稿。前輩們發(fā)來文章給我學習,準備了報紙和優(yōu)秀范文集供我參考,項目也迅速開展了“導師帶徒”活動,讓新入職的我們能更好地“施展拳腳”。然而,還沒能在“知識的海洋”里好好“暢游”,高密度的迎檢便接踵而至,一天內(nèi)迎接多批次的到訪是很常見的情況。我不斷往返于現(xiàn)場和辦公室,完成了一篇又一篇報道,努力讓自己趕上項目的步調(diào),卻始終做不到快速出稿,寫下的每篇報道也都會被大改。不合格嗎?這次還是不合格嗎?為什么我就想不到可以這樣寫呢?為什么我寫一篇要花這么長的時間?……我坐在電腦前躊躇著,半天憋不出一個字。
拍攝,是宣傳員的一門重要“手藝”。這可不是“按快門”就好的簡單差事——拍糊了,拍歪了,過曝了,畫面不夠穩(wěn)定,人物表情不夠好,角度不夠好,不符合安全規(guī)范,不符合企業(yè)視覺識別規(guī)范……我犯過的錯誤數(shù)不勝數(shù)。最開始,我甚至端不穩(wěn)沉重的相機,不知道如何調(diào)相機參數(shù),不明白為什么我拍的照片里,LED屏幕中的會標總會變成一道道紋路。
為了能寫出滿意的稿子,我沉下心來分析每一篇范文的結(jié)構(gòu)和行文邏輯,像學生時代做語文閱讀理解一樣逐句分析,品味其中選題、立意、文字潤色的精妙之處,思考這些寫作技巧如何運用在自己的文章里。照片拍不好,我便學著調(diào)參數(shù),時??钢鄼C跑現(xiàn)場,拍烈日炎炎下的工友,拍施工步驟,跑在現(xiàn)場檢查的隊伍前連按快門。漸漸的,我出稿的速度變快了,拍出的照片合格了,還學會了飛無人機,拍下了橋梁工程的宏偉與壯觀,也借著無人機的視角看到了更為壯麗的風景。雙柳的傍晚總是很美,夕陽的柔光打在江面上,像是天邊灑下的碎鉆;天空或是粉色,或是橙紅,好似要將整個世界浸染。我也漸漸退卻了初來乍到之時的興奮和青澀,不知不覺間融入了“雙柳”這個大家庭。我們的橋塔節(jié)節(jié)攀升,我也爬得越來越熟練,站在高高的塔上舉起相機一頓猛拍,有種主宰人生的快樂和豁然。
寫好通訊稿,是每一位宣傳員的“必修課”,極其考驗宣傳員的綜合能力。找選題、列采訪提綱、選擇合適的受訪者、對文章進行整體規(guī)劃和構(gòu)思,對文字進行潤色,每一步都“十分費腦細胞”。如何適度把握住采訪的主導權(quán),從而問出有價值的回答,也是宣傳員們在不斷探索的課題。
入職后不久的燕磯長江大橋項目采風,沒有任何工程知識積累的我,就像是無頭蒼蠅一樣“亂闖亂撞”,不知道該問什么,不知道該找誰問,聽不懂專業(yè)術(shù)語,在“放棄吧反正也寫不出來”的邊緣“反復試探”。受訪者們卻沒嫌棄我的不專業(yè),帶著我深入施工現(xiàn)場耐心講解,還熱心的提供了相關(guān)資料??嗫鄴暝熘螅粋€關(guān)于鋼筋部品胎架的故事在我的筆下誕生了。
進入深秋,附近江段頻繁出現(xiàn)的江豚吸引了媒體的目光,項目打算借此出一篇通訊稿,介紹在環(huán)保上做出的努力。吸取了燕磯采風的經(jīng)驗教訓,這次我“主動出擊”,搬來項目的環(huán)保資料反復研讀,只可惜有心無力,還是沒能將采訪做得很深入。但,誰說乘“敗”就不能“追擊”了?我不斷地練習采訪技能,借來施工資料苦學工程知識,借著拍迎檢的機會仔細聆聽領(lǐng)導對工程的介紹、解釋和說明,在現(xiàn)場邊看邊詢問不明白的“知識點”以加深理解。幾番努力下,我采訪的思路逐漸清晰,“實在是看不懂”的施工資料也漸漸“看起來沒那么痛苦”了,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(fā)展。
或許是努力的回報吧。今年4月,我有幸被選中和二航局優(yōu)秀的前輩們一起前往廣西采風。這是我夢寐以求的機會,為了把握住它,我搜尋項目的資料和報道整理成冊,抽空進行了“突擊學習”。帶著好奇心來到廣西的我,用最真摯的文字描繪出青山綠水的秀美,記錄下平陸運河項目試驗團隊經(jīng)歷重重失敗、進行千余次的試驗,才讓混凝土的溫度能一降再降,達到施工要求的故事,也講述了蒼容潯江大橋的建設(shè)者經(jīng)歷上百次商討與協(xié)調(diào),終于在繁忙的潯江航道中為大橋劃出了一片“水上安全作業(yè)區(qū)”的故事。最終,我的兩篇稿件分別獲得了二等獎、優(yōu)秀獎。
在一年的辛勤工作中,我不僅收獲了工作技能,也積累了一些問題與思考。借著公司四年一度的政研會進行論文征集的機會,我將其匯總起來,在論文里就如何用短視頻講好企業(yè)故事進行了探討。被選為論文交流代表后,作為會議承辦項目人員的我,只能一邊忙于會務(wù)準備及日常宣傳工作,一邊加班加點修改匯報稿,練習到深夜。會議當天,我完成了當日全部活動的拍攝,寫完了一篇稿件并剪好了視頻,丟掉所有雜念,深吸一口氣走向匯報席——這絕對是一年里最漫長的8分鐘。已經(jīng)記不清我是怎樣帶著緊張到顫抖的心下臺的了,但宣布我的論文獲得一等獎的那一刻,從震驚到喜悅的心理變化,我大概會永遠記得。
這一年,我在工作中學習,并將所學反饋于工作。編輯報紙、編公眾號、做項目宣傳片、獨立完成施工節(jié)點的拍攝和報道、做活動策劃、導演工會MV……生活如我所愿般絢麗多彩。在親眼見過高處的風景、親身感受過振奮人心的力量、親自體會過艱辛與榮耀后,“勞動最光榮”這句年幼時學過的口號,成為了自己最真實的感觸。我是講故事的人,向世人講述投身大國基建的建設(shè)者們令人動容的故事;我也是追光的人,追隨著燦爛輝煌的夢想,記錄著大國基建的閃耀與榮光。(黃子珅)